霸王龙在它的“花园”里游荡,10多米的体型,锋利的牙齿,厚厚的皮肤,让周围的生物敬而远之,没人敢想。
地球诞生后,包括火山、地震在内的各种地质事件层出不穷。阳光带来的能量推动了千变万化的开关,月亮悄无声息地起起落落诱导海水引起潮汐。即使是太阳系里流浪的小行星,也时不时的对地球进行修复。
随着星辰的变化,地球表面的恶劣环境终于得到了改善,繁华的生活开始重新书写自己的历史。因此,地球的地质环境由这些力量塑造,不断改变其外观,以及地壳中的物质类型。
为了更好地研究地球的演化过程,地质学家用特殊的年代学方法为地球编制了“地质年代学”图谱。
这个“地质年表”谱是描述地球历史的时间表。科学家根据它的等级系列,确定所有地层的年代标准尺度。在这个年表中,地球45亿年的沧桑巨变可分为三个“周”,即太古代、元古代和显生宙。
显生宙开始于大约5.7亿年前,它被分为三个“代”:古生代持续了大约2.5亿年,中生代接管到6500万年前,新生代继续写故事到今天。每一代分为不同的“时代”,每个时代又由若干个“时代”组成。
温暖的中生代创造了生命繁衍的奇迹。值得一提的是,哺乳动物出现在三叠纪。无论三叠纪、侏罗纪还是白垩纪,都是爬行动物的时代。他们留下了许多大型动物的化石,尤其是属于爬行动物的恐龙,它们在中生代尤其繁荣。
在人类创造的文艺作品中,恐龙几乎成了侏罗纪的生命代言人,霸王龙是那个时代的霸主。然而,恐龙家族的研究结果证明,霸王龙直到白垩纪才出现。这是长有羽毛和翅膀的恐龙或早期鸟类崛起的时代。
根据化石想象,三角龙对抗霸王龙
在霸王龙的统治下,有许多恐龙物种漫游在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。他们也是中生代不可或缺的成员:背上长着长矛的棘龙挑战霸权,长着角的三角龙不甘成为对手的食物,近十层楼高的梁龙伸长脖子鹤立鸡群。有翅膀的翼龙在训练滑翔技能。
然而,一场灾难过后,他们都消失了。所有的恩怨都烟消云散了,只有粗糙的飞行技巧成了后来小鸟统治天空的法宝。
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,至今众说纷纭。最流行的是一颗直径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,造成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。许多生物,包括恐龙,在这个过程中灭绝了。
今天,我们仍然可以在地球上找到这颗小行星的遗迹,它们成为现代人研究生命进化的重要依据。这并不奇怪。我们已经知道,物质不会凭空消失,它只会转化为新的形式而存在。
即使是一颗小流星也能在地球上留下痕迹。这些流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后,通常会因为空气的摩擦而剧烈升温,最终解体或燃烧。最后只剩下微小的颗粒,漂浮在空中,最后落到地面。更大的流星甚至可能以陨石的形式降落在地面上。有些陨石主要是岩石,有些主要是金属铁。在人类学会冶铁技术之前,正是这些陨铁提供了当时制作器皿的顶级金属材料。
总之,大气层就像是一张巨大的保护地球的网,迫使各种入侵者减速甚至直接“没收”它们,防止它们对地球造成巨大的破坏。
然而,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实在太大了,大气层除了让它横冲直撞之外无能为力。
事实上,不仅是空气构成的大气层,就连岩石构成的地壳也没能阻挡住这个庞然大物——它降落的那一刻,足以覆盖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。而它的惯性如此之大,以至于撞上了地幔,留下了一个直径约180公里的陨石坑,仅在今天的墨西哥,这成为了科学家们还原当时灾难的依据。在地球上,没有一次地震或火山有如此可怕的威力,所以也难怪它能够结束这漫长的中生代。
对于恐龙生活过的世界来说,不会有建筑被破坏,但是生命繁衍的危机真的发生了。
巨大的撞击迅速改变了地球的地质环境。地震和火山接踵而至,海面溢出了山一样高的巨浪。剧烈碰撞带来的高温也造成了持续时间较长的山火。整个地球都弥漫着末日燃烧的味道。混合着小行星撞击扬起的灰尘的灰烬随风扩散到各个角落,再次降落在地面上。
霸王龙最喜欢的花园被毁。类似于1815年印度尼西亚史无前例的火山爆发,被灰尘和雾气覆盖的地球再也无法接收到足够的阳光,地球陷入了贫瘠的冬季,使得光合作用明显减弱,大量植物不再生长繁殖,甚至灭绝。
对于那些食草恐龙来说,植物停止生长,意味着食物开始短缺。他们为了生存而跋涉,但地球虽大,却没有一个栖息地能为他们提供水、美景、草和肥料。最后,最后一只饥饿的食草动物也倒下了。
这个消息,对于霸王龙这样的食肉恐龙来说,就像是宣布了灭绝倒计时。依靠随处可见的腐肉,它们或许还能存活一段时间。但是,新的猎物不会再出现,也撑不了多久。
简而言之,恐龙时代结束了。
当我们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,我们有没有想过,是那颗意想不到的小行星杀死了恐龙?
的确,它把地球砸成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伤疤,无数生物因此流离失所,其中很多已经生命垂危。从此,他们只能蜷缩在土块和岩石中。历经千年变迁,它们可能被深埋海底,也可能幸运地重见天日,成为博物馆里的“化石”。
恐龙的命运是悲惨的,所有的恐龙家族都不能幸免。然而,恐龙是幸运的——和恐龙一起灭绝的物种没有一个像它们一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。
每次我们认真抬头看恐龙的骨骼化石,都会惊叹:它们的体积真的太大了。
小行星没来的时候,巨型恐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消费者。从微生物到植物,再到各种食草动物,它们孜孜不倦地创造着各种食物,最终把它们献祭给了那些凶猛的恐龙。显然,这是一个围绕恐龙构建的生物圈系统,物质在其中流动,驱动生命繁衍。
当灾难来临时,系统逐渐失灵,恐龙赖以生存的花园倒塌了。恐龙消耗的资源最多,自然成为这场灾难中最难的群体。
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这个道理不仅在《红楼梦》贾府大观园成立,同样适用于恐龙生活过的侏罗纪公园。
相反,起源于中生代的哺乳动物在这场灾难中是每片乌云都有一线希望。它们和今天的老鼠大致相同,虚弱的身体根本不是恐龙的对手。但恐龙属于爬行动物,体温会随着外界变化,所以晚上会休息。体温恒定的哺乳动物会利用这个空隙寻找一些食物残渣。
正是因为生存需求如此卑微,哺乳动物才强大到可以熬过小行星撞击后的萧瑟寒冬。进入新生代后,恐龙腾出的生态位被哺乳动物填补。如今,作为哺乳动物中的佼佼者,人类自认为是这个星球的主人。
图片:pexels
恐龙没有死在那颗小行星上,而是依靠自己的巨大体型坠落。地球虽然是一颗直径超过一万公里的大行星,物质资源极其丰富,但需要妥善管理,不能让恐龙这样的生物挥霍。
与地球相比,一颗10公里的小行星就像一只蚂蚁在我们脚下爬行,但它足以扰乱整个地球的物质运输系统,就像一只蚂蚁也会让人感到痛苦一样。
然而,即使没有这颗小行星,恐龙粗放的生活方式也无法长久。地球表面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导致它们灭绝。最终,即使它们没有在黑暗中终结,也只能回到生命起源的海洋,就像鲸鱼一样,那里暂时可以为这些大尺寸的生命提供足够的物质。
但是,这只能说是暂时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