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广西盲人竹编工:他曾经走了60公里进村,用心编织沿途的每一块石头。
作者刘俊聪
7月15日,吴老财拄着一根细长的竹竿,穿着一件皱巴巴的衬衣,沿着村里起伏的小路回到了家,这是村里仅存的董吊脚楼之一。他淡定地踩在巴掌大的木台阶上,没有其他人注意到他是一个已经失明很久的盲人。
今年60岁的吴老财,家住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晒江村梅寨村,是当地有名的盲人竹编手艺人。因病,吴老财从两岁起就失去了“光明”。为了谋生,他18岁开始向师傅学习竹编技艺。
“刚开始很难学。我把家里的竹制品都拆了下来,用手感受不同竹制品的编织方法和结构。然后通过师傅和家人的手慢慢研究。”吴老财说。
交谈中,只见他双手灵巧地捏拉,细长的竹条准确地穿入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孔洞。不到两个小时,一个漂亮的小竹编织品就完成了。在几十年的竹编生活中,吴老财的竹编技艺已经相当娴熟。从竹子的切割到最终的竹编产品,整个过程都是由他独立完成的。
竹子的质量对竹编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,山后的几片竹林是吴老财的“宝地”。每当物资短缺的时候,吴老财就会拿着砍刀上山砍竹子。他用右手反复揉搓竹条面,然后拿起刀,一根碗口粗的竹条被他扛在肩上带回家。
“我只能通过触摸来选择竹子。表面光滑的竹子不容易割开,我不会选;表面有‘粘手’的竹子比较好处理,是最好的选择。”吴老财说。
在广西,竹制品是必不可少的物件,各种各样的竹制品可以用来挡风遮雨,带饭,甚至可以用来“打扮”孩子。随着名气越来越大,吴老财开始走出家门,被邀请到世界各地的村庄帮忙编织竹器。一根用来引路的竹竿成了他旅途中最忠实的伙伴。
早年交通不便,吴老财要翻山越岭走一整天才能到达60公里外的贵州省。他记住了沿途的每一个山坳,每一个弯道,甚至每一块石头。在我弟弟吴算命的眼里,这完全是不可思议的。
“现在,我们一起骑车的时候,他总能详细地告诉我们每个村子和山的具体位置。很难想象他是一个个摸索出来的。在别人眼里,他一直是个热心肠的人,无论多远的邀请他都会去。”吴财富说。
如今,吴老财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竹编工匠,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。在每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吴老财帮助村庄编织竹制品,并以每件15元的价格出售,这给他带来了足够的收入来维持生计。
“去年我帮了300多户人家编竹器,这是大家对我手艺的肯定。只要我还能走,我就继续编。”吴老财说。